你絕對想不到栽培 !花木藍栽培管理的秘密大公開!
花木藍又名吉氏木藍,為豆科木藍屬落葉灌木,在我國多分布于華東、華北、東北地區(qū),生長在山坡的灌木叢和疏松的巖石縫隙栽培 。其生性強健,耐粗放管理,開紫紅色花,花期長,適合在北方地區(qū)園林綠化中應用。
特征與習性
花木藍株高約1米,枝條有白色丁字毛,羽狀復葉,小葉7?11片,闊卵形至橢圓形,兩面有白色丁字毛栽培 ??偁罨ㄐ蛞干?,與葉近等長,花淡紅色,莢果圓柱形,棕褐色,無毛?;ㄆ??6 月,果8?9月成熟。其園藝栽培品種有‘赤蝶’ ‘青蝶’,前者初生芽紅色,展開后葉片淡紅色,葉脈、葉柄紅色,花穗紅色,盛開后花色紫紅色,植株矮小,枝條細弱,植株高60?100厘米;后者枝條粗壯,直立性強,株形緊湊,長勢較強。
花木藍喜光,稍耐陰,在疏林處可正常生長;耐旱,喜濕潤環(huán)境,但不耐積水,不宜在低洼處種植,否則易爛根而死亡;耐瘠薄,在土層淺薄處亦能正常生長,對土壤要求不嚴,在輕黏土、壤土和素砂土中均能正常生長;耐輕度鹽堿,在 pH 值8.7、含鹽量0.15%的輕度鹽堿土中能正常生長;耐寒,可耐-30° C 低溫;萌芽力強,耐修剪栽培 。
繁殖方式
花木藍的繁殖方式有播種繁殖、扦插繁殖和分株繁殖栽培 。播種繁殖方法簡單,且一次就能獲得大量小苗,最為常用。繁殖園藝品種可用扦插法和分株法,因扦插繁殖操作復雜且生根難度較大,故而分株法較為常用。
播 種 法 10月果實成熟后,采集果實放置于干凈的水泥地面上進行晾曬,待果皮干燥后,用棍棒輕輕敲打,收取種子后進行凈種栽培 。將種子裝盛于干凈的布袋中,放置于干燥通風處保存。翌年3月初,將種子置于28° C 左右的溫水中浸泡24小時,然后將種子與凈沙按1 : 2的重量比拌勻,放入8° C 場所進行催芽,20天后可見種子露白。待露白率超過5 0 % 時,可進行播種。播種溝深5厘米左右,溝距30厘米,條播,覆土厚度2厘米,輕輕踩實覆土,播種量約每畝8千克。播種20天后可出苗,30天左右可出齊,待到苗高15厘米左右時可進行間苗。
分株法在早春或者秋末,選擇長勢健壯且枝條較多的植株作繁殖母株,用利刀將植株從根部進行劈割,一般3?5個枝條為1株栽培 。分割后的植株可進行中短截,然后栽植。
水肥管理
花木藍在苗期對水分要求較高,育苗期應加強澆水管理,以土壤保持在大半墑為宜栽培 。進入工程的成齡苗每年應重點澆好3月初的解凍水和11月底的封凍水,其他季節(jié)可根據(jù)降水情況及土壤墑情來確定是否需澆水。對于新移栽的小苗,應重點澆好三水,即栽植后馬上澆透水,栽植后1周澆二水,再過10天澆三水,每次澆水都應澆足澆透。
花木藍雖耐瘠,但喜肥栽培 。栽植前應施用經(jīng)腐熟發(fā)酵的牛馬糞作基肥,基肥應與栽培土充分攪拌,施用量為每畝1500?2000千克。栽植翌年的春季施用1次氮含量較高的氮磷鉀復合肥,立秋后再追施1次磷、鉀含量較高的氮磷鉀復合肥。此后可根據(jù)植株長勢進行施肥,需按照有機肥和無機肥交替施用的原則,此舉不僅利于植株生長,還能不斷更新土壤養(yǎng)分。
修剪整形
在園林綠化中,花木藍多用作地被、花籬,或以叢植形式栽植,應根據(jù)其長勢及周邊環(huán)境對其進行修剪 ,一 要注意植株的通風透光,及時將過密枝條疏除;二要有力控制植株長勢,及時將過高枝條進行短截;三要保持整體的協(xié)調(diào)性,花籬應對平面及立面進行修剪,保持整齊劃一栽培 。此外,為了讓植株保持在盛花狀態(tài),可每隔4?5年對植株進行1次平茬,新生枝條不僅粗壯,而且開花量大。
病蟲害防治
花木藍常見病害有白粉病和銹病,在夏季高溫高濕期,以及密不通風的條件下易發(fā)生栽培 。在日常養(yǎng)護中,應加強水肥管理,防止偏施氮肥,還應加強修剪,使植株保持通風透光。如有白粉病發(fā)生,可在發(fā)病初期,每周噴施1次2 5 % 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7 5 % 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,連續(xù)噴施3次,可有效控制住病情。如有銹病發(fā)生,可每周噴1次2 5 % 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,連續(xù)噴2?3次,可有效控制。危害花木藍的常見害蟲是蚜蟲,如有大面積發(fā)生,可用1 0 % 吡蟲啉2000倍液進行噴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