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選地與整地
1、選地要點
海拔與坡度:優(yōu)先選擇海拔在 200 - 1000 米的區(qū)域,坡度控制在 25 度以下的緩坡為宜栽培 。例如在某些山區(qū),這樣的海拔和坡度既能滿足黃精對氣候的要求,又便于后期的田間管理和采收作業(yè)。
坡向與郁閉度:陰坡、半陰坡是較為理想的坡向選擇栽培 。上層林木郁閉度保持在 0.3 - 0.6 之間最佳,其中 0.3 - 0.4 時對黃精生長最為有利。像一些闊葉林或針闊混交林的林下環(huán)境,郁閉度適中,能為黃精提供適宜的光照條件。
土壤條件:土層深厚、質(zhì)地疏松、透水性良好的砂質(zhì)壤土或壤土是黃精生長的優(yōu)質(zhì)土壤栽培 。這類土壤能夠保證黃精根系良好的呼吸和水分吸收,避免積水導致根部腐爛。
2、整地操作
林地清理:對于林下種植,需遵循砍密留稀、砍弱留強、砍小留大的原則,清除林下 5 公分以下無保留價值的灌木、病株木以及藤本植物栽培 。伐樁高度控制在 5 公分以下,盡量齊蔸平土,以便后續(xù)作業(yè)。清理過程中,若遇到稀疏林地上生長良好的林木,應合理保留,它們能為黃精生長提供一定的庇蔭和生態(tài)支持。
3、整地方式
帶狀整地(適用于坡度 10 - 25 度):沿自然水平方向進行帶狀整地,深挖土壤 30 公分,帶面寬度設(shè)置為 50 - 100 公分栽培 。耙勻整細土面,使帶面外高內(nèi)低,同時徹底清除石塊、樹兜、樹根及雜草等雜物,為黃精種植創(chuàng)造良好的土壤條件。
全墾整地(適用于坡度 0 - 10 度):對土地進行全面深翻,深度達 30 公分栽培 。翻耕后開溝作土箱,土箱寬約 1.3 米,高 25 - 30 公分,同樣要仔細耙勻整細土面,并清除各類雜物,防止其影響黃精根系生長。
黃精種植基地-重慶祥凱農(nóng)業(yè)
黃精種植
二、繁殖方式
1、根狀莖繁殖
種莖選擇與處理:晚秋或早春 3 月下旬前后,小心挖取地下根莖,挑選先端幼嫩部分,將其截成數(shù)段,每段確保有 3 - 4 節(jié)栽培 。為防止病菌感染,傷口需稍加晾干后再進行種植。
種植方法:在整好的畦內(nèi),按照行距 50 - 60 厘米,株距 50 - 60 厘米,深度 12 厘米進行種植栽培 。將處理好的根莖段放入種植穴中,覆土 5 - 7 厘米,稍加鎮(zhèn)壓,使土壤與根莖緊密接觸,以利于水分吸收和根系生長。若在秋末種植,上凍前需覆蓋一些牲畜糞或圈肥,既能保暖越冬,又能為來年生長提供養(yǎng)分。第 2 年化凍后,將糞塊打碎、摟平,出苗前保持土壤濕潤。
2、種子繁殖
種子采集與砂藏處理:8 月種子成熟后,立即進行砂藏處理栽培 。將種子與砂土按照 1 : 3 的比例混合均勻,放置在背陰處 30 厘米深的坑中,保持濕潤狀態(tài)。期間需定期檢查,防止種子霉變或失水。
播種操作:第 2 年 3 月下旬,篩出種子,在畦面上按照行距 12 - 15 厘米均勻撒播到淺溝內(nèi),蓋土約 1.5 厘米,稍作鎮(zhèn)壓后澆水,再覆蓋一層草,起到保濕和防止土壤板結(jié)的作用栽培 。出苗前及時去掉蓋草,當苗高 6 - 9 厘米時,對過密處進行適當間苗,1 年后進行移栽??紤]到黃精需要蔭蔽的生長習性,可在畦埂上種植玉米等作物為其遮蔭。
三、田間管理
1、中耕除草
前期管理:黃精生長前期,植株較小,雜草容易滋生,應經(jīng)常進行中耕除草,保持土壤疏松,減少雜草與黃精爭奪養(yǎng)分和水分栽培 。中耕時要注意深度,避免損傷黃精根系。必要時可順行培土,促進根系生長和植株穩(wěn)固。
后期管理:隨著黃精植株逐漸長大,其對雜草的競爭力增強,后期只需及時拔除大的雜草即可,減少對黃精生長的干擾栽培 。
2、施肥管理
基肥施用:在整地完成后,將整好的土箱或帶狀土,按株行距 30×35 公分打穴或開溝,穴(溝)深 10 - 15 公分,施入腐熟有機肥栽培 。每穴施用量約 0.5 斤,若采用溝施,每畝施入 1500 - 2000 公斤,并加入 45% 硫酸鉀復合肥 30 公斤。確保肥料與土壤充分混合,為黃精生長提供長效養(yǎng)分支持。
追肥操作:每年結(jié)合中耕除草進行追肥栽培 。前 3 年每年追肥 2 次,第 1 次在清明前,每畝施 45% 三元復合肥(15 : 15 : 15)10 公斤(以種植密度為 2000 株 / 畝為例,其他密度施肥量相應調(diào)整);第 2 次在倒苗后(11 月中下旬)施冬肥,每畝施腐熟有機肥 500 公斤 + 45% 三元復合肥(15 : 15 : 15)10 公斤 + 鈣鎂磷肥 25 公斤。第 4 年冬季施重肥,每畝施腐熟有機肥 600 公斤。注意追施的復合肥必須是氮磷鉀含量比例為 15 : 15 : 15 的 45% 三元復合肥,有機肥要充分腐熟,以保證肥效和避免燒根。
3、水分管理
澆水:黃精喜濕潤環(huán)境,不耐干旱栽培 。若遇干旱或種植在較向陽干旱的地方,需及時澆水,保持土壤濕潤,確保黃精正常生長。例如在夏季高溫少雨時,每周至少澆水 1 - 2 次,具體頻率根據(jù)土壤墑情和天氣情況調(diào)整。
排水:同時,黃精怕積水,在雨季要提前做好排水工作,檢查田間排水系統(tǒng),及時清理溝渠,避免因積水導致根莖腐爛栽培 。一旦發(fā)現(xiàn)積水,應立即采取措施排除。
四、病蟲害防治
1、病害防治
黑斑?。哼@是黃精的主要病害,由真菌中的一種半知菌引起,主要危害葉片栽培 。發(fā)病初期,葉片從葉尖出現(xiàn)不規(guī)則黃褐色斑,病健部交界處有紫紅色邊緣,隨后病斑向下蔓延,雨季病情更為嚴重,最終導致病部葉片枯黃。防治方法為:收獲時徹底清園,消滅病殘體,減少病菌越冬基數(shù);發(fā)病前及發(fā)病初期,每隔 7 - 10 天噴 1∶1∶100 倍波爾多液或 50% 退菌特 1000 倍液,連續(xù)噴施數(shù)次,可有效控制病情發(fā)展。
2、蟲害防治
蠐螬:屬鞘翅目金龜鉀科,其幼蟲會咬斷幼苗或咀食苗根,造成斷苗或根部空洞,嚴重影響黃精生長栽培 。防治措施包括:用 75% 辛硫磷乳油按種子量 0.1% 拌種,可有效預防蠐螬危害;田間發(fā)生期,用 90% 敵百蟲 1000 倍液澆灌根部,毒殺幼蟲;利用蠐螬成蟲的趨光性,設(shè)置黑光燈進行誘殺;此外,施用的糞肥要充分腐熟,最好采用高溫堆肥,減少蠐螬滋生環(huán)境。
地老虎:主要危害幼苗及根狀莖栽培 ??赏ㄟ^清除雜草,保持種植地干凈,破壞地老虎的棲息和繁殖環(huán)境;晚上幼蟲出土危害時,人工逐箱(帶)查捉;安裝黑光燈或使用毒餌誘殺成蟲;在行間開溝撒施藥土,對幼蟲進行防治。
黃精種植成品
黃精種植采收
五、采收
采收時間
種子苗:種子苗移栽后,一般生長 5 年后采挖較為適宜,此時黃精根莖的藥用成分和產(chǎn)量都達到較好水平栽培 。
塊莖苗:塊莖種植的黃精,3 至 4 年后即可采挖栽培 。年最佳采挖時間是 10 月份至翌年 1 月份,選擇無雨、無霜凍的陰天進行采挖,可減少對黃精根莖的損傷。
采收方法:采挖時,按栽種方向逐行帶土挖出根狀莖,小心抖凈泥土,去掉枯枝莖葉與細根,盡量保持根莖完整,以便后續(xù)的加工和銷售栽培 。